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低空经济方兴未艾。随着一体化持续推进,长三角地区低空经济的产业集聚与创新合作也在加速,并成为周边地区对接上海、承接其溢出效应的新赛道。
机遇和竞争
在1月19日举行的太仓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太仓市低空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太仓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陆续发布,以推动当地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此前,太仓已先后出台了《太仓市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太仓市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专项政策(二十条)》等。
低空经济是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在传统的通用航空业态之上,也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
太仓市科学技术局局长、太仓市招商局局长郁颖珠告诉第一财经,低空经济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近年来政策不断加码,在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低空经济的战略性新兴地位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与此同时,随着技术迭代和积累,低空经济供给侧产品持续完善升级,各种驾驶航空器技术产品应用探索已进入深度实践层面,城市低空物流网从跨区发展到跨域,市场需求旺盛度前所未有。围绕航空航天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低空经济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新抓手,以及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面对全国多座城市的竞争,郁颖珠认为,对太仓而言,依托长三角前沿城市区位优势,跟踪低空经济产业国内外进展,将更好地赋能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以及综合服务等领域全产业链招商,吸引并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围绕整机制造及航空电子、飞行控、机电系统等核心机载设备布局研发制造基地。
作为与上海虹桥已实现26分钟高铁通勤的县级市,太仓近年来加码布局航空航天产业与低空经济,其中的鲜明特色即对接上海、链接全球。2021年2月,国务院批复上海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就提出打造“太仓航空航天材料产业基地”,上海于2021年12月发布的《上海民用航空产业链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也明确,要协同长三角建设成为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重点沿G2高速公路打造航空产业链走廊,太仓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多年来,太仓在利用临沪的地理优势以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溢出效应方面不乏经验,也致力于复制当年汽车产业在当地的快速集聚发展。受益于上汽集团、特斯拉等8家上海整车企业快速发展,2023年太仓汽车产业链产值超过700亿。而在航天领域,目前当地已集聚西北工业大学长三角研究院、苏州中科激光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上海交大空天技术创新中心、全球航空集群联盟(GACP)第一中国中心等创新平台,建成投运航空产业园、航空新材料创新园等一批产业载体。108家企业入选苏州航空航天产业优选培育库,现已落户航空器及其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研发制造、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等低空经济产业领域企业89家,航空航天产业年产值达120亿元。
苏州氢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把总部和主机厂落在了太仓,也在19日现场完成了新的项目签约。该公司执行董事聂常胜对第一财经表示,选择太仓的重要原因在于当地相关产业链的集聚程度,也受益于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另外,和深圳等全国其他地方相比,太仓重点布局的低空经济产业与他们的定位更加匹配。
聂常胜说,目前,他们70%左右的零部件来自于当地。他们正在开发研究氢燃料电池飞行器,首架飞行器预计会在2024年一季度进行首飞,2025年底拿到生产许可证后投入量产。这些2-8座的小型载人飞机将主要用于观光旅游、飞行体验和飞行培训等场景。随着后续产能的扩大,他们也将会计划在西部地区扩建产能。
挑战仍在
提到挑战,郁颖珠告诉第一财经,低空经济是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中的后起领域,技术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无人机为例,飞行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无人机核心技术攻关需要以巨大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在当下全球严峻的经济形势背景下,低空经济产业优质企业对于相关技术投入慎之又慎,对于异地子公司、总部搬迁等方案顾虑较多。综合考虑当地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这将是他们在产业集聚上面临的最大挑战。
另外,低空经济作为一个新的课题,仍有不少待解的问题,比如审批程序过于复杂、通用航空技术有待提升、消费市场动力不足等。在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看来,当前精细化空域管理技术和手段的缺乏,也是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聂常胜表示,目前氢燃料航空成本仍然比燃油高出20%左右,随着氢能技术的提升和普及,成本将进一步下降。他也期待我国的低空空域逐步开放。
不只太仓,浙江杭州、丽水等地也在加码布局低空经济。1月上旬,由航空工业通飞自主研制的一款电动飞机,在浙江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完成首次飞行。这款飞机主要用于飞行体验、基本飞行培训和私人娱乐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