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南方大豆市场购销两淡,多地年前备货积极性不高,叠加大范围的雨雪天气使得物流受限,交易多在农历小年前后提前结束。南方产区基层余货比例高于往年同期,且CBOT跌至1200美分/蒲以下,后期进口货到港成本预估下降,不过考虑到年后销区及下游或有一波短暂的集中补货期,预计年后行情先稳后弱。
年前交易提前结束
1月中上旬,南方市场大豆行情跌势加速使得市场信心受挫,产区经销商收货积极性降低,销区及下游加工企业采购亦较为谨慎。下半月行情虽然逐步止跌企稳,但自10月份新粮上市以来持续低迷行情使得市场缺乏看涨动力,叠加年内蔬菜、肉类价格相对低廉,豆制品消费旺季不旺。临近年关,各环节备货意愿明显低于往年同期,1月底至2月初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湖南等地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南方大豆主要产区购销基本停滞,整体交易较往年春节假期提前3-5天结束。截至2月6日,国内主产区均价5063元/吨,较1月初下跌1.75%,较去年同期下跌12.71%。
供应面较为宽松
2023年10月份新粮集中上市,南方产区大豆新粮消化节奏明显慢于往年同期,截至2月5日,黄淮海产区余货比例预估均值为58%,较往年同期高近一成。其中主要产区河南、安徽两地余粮比例近七成,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而上市较早的湖北产区仅仅在黄淮海产区大量上市前集中出货节奏较快,自黄淮海产区新粮上市后,湖北产区走货明显放缓,余货比例亦较往年高一成。和往年不同的是,本年度产区经销商手中的货源占比相对偏小,余粮多数在基层种植户手里,粮源分布较为分散,这也使得货源供应的压力将会转移至年后,尤其是在年后天气转暖后,基层同质化货源集中出货对市场运行的压力或将显现,叠加河南、安徽等地部分二级豆行情对市场将会形成向下拉拽效应。
进口成本冲击国内大豆价格
从全球来看,USDA1月份供需报告对2023/2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3.99亿吨,整体供应偏宽松。其中美豆产量上调至1.16万吨,在2024/25年度播种季之前,预计美豆数据或调整幅度有限。南美方面,巴西收割进度加快,截至2月2日,2023/24年度大豆收割率为15.7%,此前一周为9%,高于去年同期的7.8%,也超过10.4%的五年平均水平。虽然生长期内的降雨不均衡使得巴西总产量预估或下调至1.55亿-1.56亿吨,但随着新季大豆的收割,叠加上一年度的库存,巴西出口窗口集中期即将开启,预估巴西2月大豆出口量可能超过1000万吨。另外,阿根廷及巴拉圭大豆的丰产前景可以对冲巴西产量的减少,预测2023/24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100万吨,同时巴拉圭产量预估提升,巴拉圭目前收割率已经达到50%,领先于往年同期30%的平均水平,巴拉圭2023/24年度大豆产量有望达1150万吨。全球供应面依旧处于相对宽松的格局。
全球大豆供应较为宽松的预期使得CBOT大豆价格承压较为明显,CBOT大豆价格步入下行通道,2月上旬价格跌破1200美分/蒲的关口,截至2月5日收盘,CBOT大豆收盘1197.5美分/蒲式耳,同比下跌21.83%,较1月初下跌5.97%。受CBOT大豆价格下跌影响,国内大豆进口到港成本预期逐步降低,截至2月5日,以美豆为例,3月份船期进口大豆到港预估4310元/吨,同比下跌16.55%,较上月初预估值下跌6.87%。CBOT大豆价格下跌一方面对国内市场心态形成利空压制,另一方面则使得进口到港成本预估降低,这将会对中远期的国产大豆价格带来压力。
综合来看,考虑到年前销区及下游加工企业备货量相对偏少,经过春节期间的消化后,年后需求端或有一段短暂的集中补货期,对市场行情带来一定的支撑作用,产区购销多在农历初八左右开启,预计元宵节前行情或以稳为主。不过在集中补货期过后,整体供应偏宽松、基层集中出货的压力、需求偏淡及进口货源的价格偏低等基本面偏弱的因素或再次主导市场,市场将重回不温不火的局面,预计年后南方大豆现货市场行情或先稳后弱。
(作者:孙能基,卓创资讯分析师)